首先,要釐清自己進行重量訓練的目的...
健身的目的當然是希望身材變好,
能增加肌肉量和減少體脂,
如果可以練出腹肌當然最好(但是難度很高),
退而求其次就是要有手臂的線條(我女朋友愛看),
另一方面,回想我當初進健身房的原因,
應該是希望能增進籃球運動的表現,
如果能增加肌力,對於激烈的籃球運動應該很有幫助,
不過事情當然沒有想像的簡單,
重量訓練的練法有很多種,
健美的練法強調超負荷,
給予目標肌肉充分的刺激(緩慢,動作標準),
這些動作的方式都違反肌肉在運動中的用力方式,
例如:要跳起來的時候時我們會先微微下蹲,再加速用力起跳,
而練腿的基本動作-槓鈴深蹲,可以增加腿部肌肉,
卻並不能"直接"增強我們的跳躍表現,
當然增加肌肉量可以增加力量,
但是用力的方式卻截然不同。
並不是說健美的練法不好,而是每種練法都有其各自的主要目的,
對我而言,除了健美的練法之外,應該再增加多元化的訓練方式,
正在參考下面這本書:
而回到健身的邊際效益,
現在每週大概練2-3天,
每次訓練時間都會超過2個小時,
如果再加上洗澡和交通時間,
可以說每練一次就會耗掉一個晚上,
畢竟我不是天生神力,要練得很辛苦才能有一點成效,
跟健身夥伴討論,如果我們要再更上一層樓,
說不定需要投入兩倍以上的時間和精力,
相反地,我們若減少20%的訓練時間,
可能肌肉量還是可以維持在目前的狀態,
換句話說,我們目前很可能處在邊際效益最差的訓練狀況中,
但是口說無憑,還是需要慢慢調整訓練方式,
嘗試兩三個月之後,才能慢慢找出最好的投資報酬率。
但是話說回來,在苦練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正向回饋,
例如:充血的酸脹趕、對身體肌肉的控制感、做完訓練動作的成就感...等。
常常累的半死卻想要再多做一組...
健身真是一條不歸路!
如果要練成這樣,得花多少努力啊?!
體脂好低啊
這樣更讚
那個手臂線條,棒!
- Aug 06 Wed 2008 11:16
重量訓練的邊際效益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