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要生活充滿能量!
責任者 | 受害者 |
我要 | 我必須 |
追求成功 | 證明受害 |
找機會 | 找問題 |
找方法 | 找理由 |
我可以做什麼 | 都是別人的錯 |
過去我很不喜歡刻板的激勵課程或架構,
但是最近卻從這些說法裡面找到鼓勵自己的力量,
或許很多事情都不像我想像的那樣,
自我覺察有待提昇,從今天開始!
擺脫受害者心態,先思考「我還可以做些什麼?」
這和存在主義強調「選擇的自由」不謀而合,
但是要如何化理論為實際的激勵力量及行為?
正向思考(重新架構、感恩)
設定小目標(先從簡單完成的一小步開始)
深度傾聽他人
真實表達自己
區分需求和要求
記錄一些有趣的話術:
「多邀請,少要求!」
「壓力下的溝通常是攻擊或防衛」
「說出來的話要造就人,
若不能鼓勵對方,
也無法鼓勵自己,
又沒有解決問題,
那說出來要幹嘛?」
「Cry only, do nothing!」
「雖然無法瞭解,但是可以諒解」
「化情緒為需要,
化需要為議題,
化議題為共識!」
「協調就是找出我可以做,對方也可以接受的交集」
「有生命力,才有執行力!」
「多領導,少管理」
「沒有不失敗的團隊,只有不成長的團隊」
「先求問題解決,而非責任追究」
(話術如:...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...)
「事前激勵、事中關懷、事後肯定」
「多Care,少Check」
領導3C(Care, Check, Celebration)
(Care的話術:...有什麼我可以協助的地方嗎?)
「有互動才有感動,有感動才有行動」
全站熱搜